广东能办理的林业资质有哪些?办理条件是什么?

为适应造林绿化业务工作需要,对原省林学会营造林专业委员会认定的营造林资质作相应的变更和调整: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广东省营造林工程施工单位资质”更名为“广东省造林绿化施工单位资质”,“广东省营造林工程监理单位资质”更名为“广东省造林绿化监理单位资质”,均归口省林学会森林经营专业委员会管理;

2.“广东省营造林工程规划设计单位资质”更名为“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资质”,归口省林学会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管理;

3.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组织、监理单位资质名称不变,仍归口省林学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管理。

资质类别

本次启动的资质认定的类别为3类5种:

1.造林绿化类:广东省造林绿化施工单位资质、广东省造林绿化监理单位资质;

2.林业调查设计类: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资质;

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类: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组织资质、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理单位资质。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资质丙级:

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a) 具有独立企事业法人资格,成立年限不低于 6 个月。

b) 有固定独立的办公场所(面积不少于 100 m2 )和必要的专业设备。

c) 技术负责人应是具有林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正式职工;专职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10 人以上,其中,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3 年以上的林业中级技术人员不少于 5 人;退休技术人员不超过 1 人。

d) 能独立承担一般县级森林资源调查和林业规划设计业务。

广东省造林绿化施工单位资质丙级

5.2.3.1 资历和信誉

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a)具有独立企事业法人资格;

b)上一年度净资产不少于 30 万元;

c)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面积不少于 50 ㎡;

d)单位成立时间不少于 6 个月;

g) 没有发生造林施工质量事故或因造林质量原因被有关单位通报批评。

5.2.3.2 技术力量

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a)正式职工不少于 5 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比例不低于 60%;

b)林业中级技术人员不少于 2 名,其中林业工程师不少于 1 名;

c)技术负责人是具有林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正式职工。

5.2.3.3 技术装备及管理制度

应具备以下条件,其中对施工装备不做硬性要求:

a) 具有完成造林绿化工程施工必要的技术装备;

b) 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经营、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

广东省造林绿化监理单位资质丙级

5.3.3.1 资历和信誉

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a)具有独立企事业法人资格;

b)上一年度净资产不少于 30 万元;

c)有相对固定的、独立的办公场所,面积不少于 50 ㎡;

d)单位成立时间不少于 6 个月;

e)没有发生造林监理质量事故或因监理原因被有关单位通报批评。

5.3.3.2 技术力量

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a)正式职工不少于 8 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比例不低于 50%;

b)具有林业中初级以上技术人员不少于 5 名,其中具有林业工程师资格的正式职工不少于 1 名;

c)技术负责人是具有林业中级以上职称或农林类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的正式职工。

5.3.3.3 技术装备及管理制度

应具备以下条件,其中对监理装备不做硬性要求:

a)具有开展造林绿化工程监理必要的技术设备和相关软件;

b)有较完善的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

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组织资质丙级应具备以下条件:

——持有法人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

——具有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经历的林业中级技术人员 1 名以上;

——具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 5 名以上,其中中级及以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不少于 1 名;

——具备电脑、照相机、手持全球定位仪、除治作业器械、防治作业车辆等林业有害生物调查、

监测、取样和防治的技术装备,并具有防治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不低于

10 hm

2 /天的作业能力。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重庆市林地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2001)

一、第十三条修改为:“林地经营单位经林地所有权单位同意,可以将边远交错的林地与相邻单位的林地或其他土地相互调换。调换协议书,由区、县(自治县、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报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同意,并向有关部门办理权属变更手续。”二、第二十条修改为:“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矿、取土以及其他破坏林地资源的行为。

“依法批准临时占用林地进行采石、采砂、采矿、取土以及修筑临时设施的单位或个人,不得造成水土流失。用后的林地,应当限期由用地单位或个人造林恢复;难以恢复的,应在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指定的地点营造相应面积的新林或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用于异地造林。”三、第二十二条修改为:“国家建设以及乡(民族乡、镇)建设或兴办公益事业,应当节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林地。确需征用、占用林地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批。”四、第二十四条修改为:“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临时占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确需超期的应重新申报批准,并不得在临时占用的林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占用期满后,用地单位必须恢复林业生产条件。

“(一)临时占用防护林或者特种用途林地面积五公顷以下,其他林地面积十公顷以上二十公顷以下的,由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二)临时占用除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以外的面积十公顷以下的其他林地,由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批。”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五条:“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应当分别报批:

(一)国有森林经营单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二)其他森林经营单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六、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及其第一、二项修改为:“经批准征用占用和临时占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林地所有权单位、森林经营权单位或个人依法支付林地补偿费、林木及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并向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一)林地补偿费:征用、占用林地的,按不低于当地耕地补偿标准的百分之八十缴纳;临时占用林地的,按不低于当地耕地补偿标准的百分之二十缴纳。

“(二)林木及附着物补偿费:

“1.幼龄林:每公顷补偿造林投资四千五百元至七千五百元,造林投资较大的,按实际投资补偿。每公顷每年补偿抚育和保护管理费四千五百元(经济林六千元),不足三年的按三年计算;

“2.中龄林、近成熟林:按主伐期出材量每公顷九十至一百五十立方米,以所在地市场时价计算;

“3.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以中龄林、近成熟林出材量标准的三倍至五倍补偿;

“4.苗圃地:每公顷补偿十五万元至二十二点五万元;

“5.经济林木(含竹林):按前三年平均年产值或实际造林投资及培育费用的三倍至五倍补偿;

“6.拆除林地上其他附着物的,按有关规定补偿。”七、第三十条第(二)、(三)、(四)、(五)、(六》项修改为:

“(二)擅自在林区开展旅游和从事其他建筑、经营活动的,没收违法所得、限期拆除或没收在林地上的违法建筑物或设施,并处以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林地补偿费一倍至二倍的罚款;

(三)违法侵占林地的,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使用林地的,责令限期退还林地,拆除林地上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造成林地及其附着物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四)擅自移动或破坏界桩、界标的,责令限期恢复。不能恢复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处以一百元至五百元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造成林地破坏或损失的,按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林地补偿费赔偿,并处以赔偿费一倍至二倍的罚款。”八、第三十三条修改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设、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企业申办 林业调查资质该具备哪些条件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等级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甲级资质分为甲 A 级、甲 B 级两个档次,一般企业是从丙级开始申请。资质证书由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核发,并加盖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印章。

甲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 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不少于 10 年。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专业设备。

(三) 专职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的技术人员不少于40 人,相关技术人员不少于 80%,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 30%,聘用专职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不多于 10%。

(四)近 5 年内主持或者独立承担 5 个类别以上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

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 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应不少于 5 年。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专业设备。

(三)专职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的技术人员不少于15 人,相关技术人员不少于 80%,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 30%,聘用专职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不多于 10%。

(四)近 5 年内主持或独立承担5 个类别以上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业务、

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 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专业设备。

(二)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10 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3年以上的相关技术人员不少于 50%,聘用专职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不多于 10%。